・議題,孩子有感嗎?
・孩子都在看手機,不關心生活周遭
・只有老師覺得議題很重要,學生卻不在乎?
正宇老師分享,入校時常會遇到老師們擔心這些問題,對於3C產品與社群網路越發便利的年代,這些問題也越來越普遍發生於社會對年輕世代的擔憂。不過正宇老師提醒:「對於網路原生代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周遭』也許是透過手機的視角來進行觀察,他們關心的事情也許和我們所想的周遭不同,但那之中會不會有交集的可能?」
探討議題,不一定是要學生去處理一件龐大的事,而是可以回到人與人的生活中。
用「以巴戰爭」舉例來說,不見得要學生分析兩國政治、國際情勢,而是以人與人間的衝突切入思考。
流浪貓犬、土石坍方、行人地獄,這三個看似不相關的議題有什麼關聯?
正宇老師以SDG11永續城鄉,串起三個議題👇👇👇
帶著孩子認識議題,需要的能力與情意,可能需要各科目課程共同合作;有些情意層次的培養,也可能融入在各個課程中;有些課程不一定討論議題,但著重於培養瞭解議題時所需的能力。
議題融入課程,重點不是教導孩子如何對照、熟背SDGs17項指標,而是幫助孩子理解永續發展的精神、運用系統思考、系統批判,期待孩子不只是在課程中,回到日常生活,也能從事情的表象繼續向下延伸思考,持續好奇、持續探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