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無法決定學生前來的動機,但能改變學生參與後的投入║
又到了兩周一次的嘉義培力~這次偉瑩老師與夥伴們談到了課程目標。
大家也可以一起想想看,下面這兩個學習目標,看起來有什麼差異呢?
●能了解毛細現象的原理。
●學生能觀察水在狹縫中上升的情形,並了解這個叫做毛細現象。
同樣都是為了讓學生瞭解「毛細現象」,第二種寫法之所以比第一種還要清楚,是因為更進一步釐清了目標文字。撰寫目標時要注意,我們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能力、孩子要經歷什麼樣的歷程、孩子要掌握哪些原則才能做到這件事情,也就是定義出關鍵理解內容!
別忘了,進入課程設計時,要先釐清課程目標,再去挑選要孩子經歷什麼樣的課程。
「我無法決定學生來的動機,但我能改變學生來了後的參與投入。」培力結束後,偉瑩老師在個人FB紀錄了這一天,因為大家的用心投入,讓這個下午產生了學習的意義💪
成為老師最堅強的後盾,與瑩光一起改變台灣教育!
📅 20230313 紀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