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金門高中金門學社群入校陪伴】
陪伴者:周筱葳老師 記錄者:蘇詠晴老師
金門高中的「金門學」社群由一群來自不同科目的老師們所組成,金門學顧名思義是希望學生能夠在課程中認識家鄉、喚起對家鄉的使命感,同時也能整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文本閱讀、圖表判讀等),老師們在107下學期已開始進行試上,對於課程執行的情形也有些了解,因此希望透過入校陪伴,藉由陪伴者筱葳老師的角度檢視課程的脈絡,帶領社群老師們持續改進、調整金門學課程。
「想要透過課程,讓孩子重新觀察、認識家鄉,進而思考『我可以為家鄉做什麼?』
這是遠大而重要的目標,但卻也是多少發展在地學課程的困境。」-轉自筱葳老師的Facebook
在陪伴的開始,筱葳老師先以黃金圈理論說明在地學議題研究的三個重要層次,讓老師們重新確認自己參與社群跨科共備的理念與初衷,三個層次包含: (1) WHY:為什麼要上這門課? (2) HOW:如何建立學生在課程中學習的經驗? (3) WHAT:這門課主要處理的資訊範疇是什麼?
筱葳老師提到素養課程的價值(WHY)在於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邀請在座老師們先各自寫下四個開設此門課所想要培養學生的重要能力,最後再進行彙整,經討論得出以下主要共識:閱讀文本、資料解讀、表達力、思辨力(人地互動或多元比較),再將此與校訂的核心素養(省察、互動、開創)進行比對確認,透過老師們的腦力激盪與筱葳老師的協助,將比對出來的三項能力指標(自律反思、溝通思辨、規劃執行)闡述得更加具體,筱葳老師也提醒老師們,再後續作課程設計時,要時時回來檢視所規劃的學習內容是否有和這些能力發展指標相呼應。
有了能力指標為方向後,接著要確立課程範疇,由於金門學涵蓋範圍太廣,起初在107學年期間,社群老師們發展出了兩套不同版本的課程,然而經過一個學期的試上,老師們對於108新學期開學後要選上哪一個版本持有不同想法。筱葳老師在聆聽大家的想法後,並協助大家對話,同時提醒大家回頭檢視剛剛所寫的能力指標,以釐清在高一只有一學期一週2小時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究竟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可達成老師們希望培養學生在地認同感的目標」,經過討論過後老師們決定了大方向和範疇,將細部課程規劃保留至後續的共備。
本次入校陪伴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在於課程目標的訂立,透過筱葳老師陪伴之下,老師們也將課程目標調整得更加清楚與聚焦。
「學生能夠透過聚落地圖,了解地景背後的故事,並藉由社區商店、活動中心等相關資源的實地訪查,蒐集關於生活地區的資料,透過統整、歸納、分析,選擇具有旅遊價值的資源,進而運用綠活圖方式,呈現觀光行程。」-金門學課程目標
接著大家更具體的討論了表現任務的部分,在考量高一學生能力和時間下,初步完成「任務要求」的訂定,至於「任務名稱」和「任務說明」的部分就留待後續細部課程規劃出來後再確認。
整體而言,筱葳老師認為本校這套課程的目標較屬於偉瑩老師以前所提的大概念項目中的「系統與模型」,因此建議老師們後續在做課程設計時,要從「如何幫學生建立系統模型」的脈絡來構思,所以後續在針對每堂課(或段落課程)寫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表現和學習活動時,要特別留意從三個面向來設計:完整度、統整分析、表達力。因此次共備時間有限,筱葳老師提供了2個撰寫範例讓老師們參考,這部分社群須再深入討論。
最後,在課程評量部分,筱葳老師先給老師們介紹了有關總結性評量和形成性評量的差異,與其使用時機的概念,並提供老師們一些操作建議,例如可以和學生共同討論評量內容、在特定單元設立檢核點、使用雙向細目表或是checklist等方法。這部分社群也會盡快討論共備出來,希望可以在一開學就讓學生知道評量方式,也能讓學生更掌握課程要求,進而達成課程目標。
下次的入校陪伴重點將聚焦在課程脈絡發展與課程評量,課程脈絡針對兩套版本課程整併後,所重新調整的課次以及學習目標、內容、表現與活動的撰寫,而在課程評量的部分,會繼續聚焦在形成性評量的使用時機與檢核標準的討論。
Комментари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