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91003 雲中跨區自然探究與實作共備社群入校陪伴

陪伴者:藍偉瑩老師、李文石課督 記錄者:匿名大丹狗


從106學年度到107學年度之間,偉瑩老師陪伴了台中八所學校共同發展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在上學期文石課督接續著過去跟著偉瑩老師協作的經驗,陪伴了雲林九所學校各自完成自己學校的探究課程,從無到有、從未知到課程建構,開啟了大家對於自然探究實作課程的理解與信心,而在今年的六月,偉瑩老師針對這十幾所學校辦理了一次的探究實作評量工作坊。


延續著先前的能量,這學期來自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共19所的高中夥伴決定一起成立雲中跨區自然探究與實作共備社群,並邀請偉瑩老師和文石課督從研究法與科學本質層面,陪伴大家更完整清晰處理探究與實作課程的細節。

 

在這次共備的開始,偉瑩老師向大家大致說明了領綱中所談及的「發現問題」、「規劃與研究」、「論證與建模」三者和「表達與分享」的二維關係,並從「發現問題」的面向開始,帶領老師進行探討三個主要的問題:


1. 探究是否一定要觀察現象及蒐集資訊(或連結過去經驗)? 2. 「觀察現象」、「資料蒐集」與「形成問題」有何關係? 3. 發現問題最關鍵的是什麼? 如何提出「可被驗證的觀點(假說、問題) 」?



她以「稻子為什麼不結穗?」的問題(現象)為例,試著先引導大家思考:

「你覺得有什麼可能?」

「它可能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偉瑩老師提到,觀察現象並發現問題的階段,教師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提出「可被驗證」的觀點。學生心裡可能會先有一個想法或答案(即假說),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能夠「這樣的假說在科學上合不合理」後,確認這樣的假說是確實可驗證後才會開始進行實驗,而在此實驗的目的便會非常明確,也就是「驗證假說」。


因此對於「你覺得有什麼可能?」,可能提出的假說是「可能是溫度影響稻子結穗?」

而對於「它可能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可能會提出「是否因為水汙染造成稻子不結穗?」

然而從發現問題到思考假說在科學上合不合理的過程並不是容易的工作,學生需要與該研究問題有關的背景知識,進而才有辦法思考「觀察到的訊息」和「找到的資訊」(背景知識)是否互相違背,而這過程中教師的工作便是引導學生尋找可信度較高的資訊來源,並透過對話協助學生反思自己所提出的觀點(假說)是否真的可被驗證,而這部分的課程設計也取決於教師主要希望培養學生什麼的能力。


比方說教師若希望學生培養「能推論所觀察現象可能的成因」或「能提取適當資訊並加以整理」的能力,課程可能會是讓學生從刻意做一個會發生奇怪現象的實驗(刻意設計與預期衝突的實驗)開始;又或者教師若希望培養學生培養「能依據時間或空間的不同,觀察物體和現象的變化或差異」的能力,課程可能會是從要求學生觀察、找出變化及有興趣的部分 (如校園觀察)開始。後者的課程設計著重於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前者則因較著重訓練「推論」、「分析」、「整理」的能力,「觀察」的部份便相對較少著墨,兩者之間並無優劣之分,端看在這個課程的設計當中,教師究竟希望培養學生哪個面向的能力。


透過前面的說明,偉瑩老師其實是希望能大家能夠在過程中了解發現問題階段最關鍵的目的是什麼,體會「觀察現象」、「資料蒐集」這兩個部分與「形成問題」的關係,最後形成形成「可驗證的觀點」後,才能連結到規畫與研究的階段。而在說明過後,大家要開始針對自己學校目前發展的課程,調整發現問題階段的設計與引導方式。



她提供大家一些用以檢視探究與實作課程時的思考方向,幫助老師們更細膩地去修正原先的課程設計:

「在發現問題部分做了哪些事?」

「問的問題、設計的引導想達成的目的是什麼?」

「提問是否有次序性?還是只是同主題但都在做一樣的事?」

而由於「發現問題」這個階段的課程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提出可驗證的觀點」,因此教師也必須不斷反思:

「設計的課程在『觀察現象』、『蒐集資訊』、『形成或訂定問題』部分做了些什麼?」

「是否有效讓學生培養『提出可驗證的觀點』的能力?」

學生不只是要能夠提出可驗證的觀點,還要能夠思考並提出「怎麼做」來證明其觀點和假說,才是完整的發現問題歷程。

 

在這次共備的最後,偉瑩老師還提醒,評量與教學其實是同一件事,之所以需要讓老師們理解科學探究評分準則中的指標與面向,並以此帶領大家思考並訂定科學探究評量發展表,便是希望老師們夠理解「評量規準」與「課程目標」其實是相互對應的。


而若一開始就能讓學生知道課程目標與評量規準,學生便比較有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回頭反思自己是否有達成設定的學習目標,作為「指引」的功能,可以讓學生更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未來要做什麼、以及自己還應該多想什麼。


此外,探究與實作課程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腦」,她建議教師在每次下課前都能夠留5-10分鐘,帶學生去反思這堂課為何要這樣進行、過程中運用了什麼能力解決問題、別人和我有什麼不一樣造就不同的結果。


在下次的共備以前,老師們要完成學生的科學探究評分規準表,並依此設計學習單及學生成果的計分準則與檢核清單,讓學生在交作業前能夠自我檢查,了解自己究竟學到了什麼、獲得了什麼能力。這些工具可以讓學生自評也可以互評,而教師也可以藉由這份檢核表對學生的理解再進行更細緻的評量。


此外,大家也要記下每次課程修正的歷程並說明修正背後的原因,往後才能讓學校其他老師理解整個課程調整的原因與歷程。在完成這些之後,下一次的共備大家將進入「如何帶著假說去規劃實驗」。

Recent Posts

See All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