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本質樹裡,哪一個部分最重要?
😅 什麼!?原來我一直在教學生樹葉的部分啊……
【1120 #屏東大成國小入校陪伴 III】
陪伴者:洪瓊亮老師 記錄者:唐正因、余文玲、陳姝蓉老師
「知易行難,而老師們的挑戰正是要知行合一。」
第三次到大成國小進行入校陪伴,今天的主題是「解決老師們對學科本質樹的迷茫與疑惑」,進而「操作、畫出領域的學科本質樹」。瓊亮老師請大家依領域分為語文與社會兩組,討論第一項任務是要思考領域的學科價值為何,意即學科樹中「養分」的部分。
第一階段瓊亮老師希望大家先不翻閱領綱,以自己思考和自己的認為書寫,組內彼此分享後再翻閱領綱,建立共識。第二階段則陸續翻找領綱,找尋範疇、思維、方法、知識等。接著進行任務二,兩組分別派人上台分享自己的學科樹是從領綱哪裡來的。
分享結束後,瓊亮老師提出幾個問題請校內老師們反思:
❓學科樹裡,哪一個部分最重要? ❓是否了解學科本質樹全貌的意義,以及學科本質在課程教學上的意義?
👩🏫👨🏫經過老師們圍圈反思後回饋:
🙂有了這個這棵樹的架構後,終於知道學科到底要帶給學生的是什麼了,概念具體很多。」
🙂蛤?原來我一直在教樹葉啊……
瓊亮老師再次幫大家釐清:沒有根哪來的樹,因此要以樹幹為本,建構孩子的學科樹;就算知識性的葉子掉落後,也能憑藉著自己本身的樹幹,長出自己的樹葉。
今天多了很多操作及同組互動討論的時間,老師們越來越投入思考分享。這次入校討論讓老師們對學科樹理論有了理解,但如何實際運用操作是另一回事,因此下次將著手完成一課的課程設計。
真正的難題並非設計課程,而是進入教室後的調整,需要適應不同班級的不同文化。
在下次的共備中,預計討論如何在課堂上為較慢的學生停留?瓊亮老師提醒大家:以學生為本位,不趕進度,為學生停留。補救應在課堂上實施,而非課後;因為補救教學無法測出學生真正的會與不會,只測出想與不想。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