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90917 & 1022 新竹縣博愛國中入校陪伴

陪伴者:趙秀嫻主任 記錄者:謝彩凡老師

這學期開始,秀嫻主任來到博愛國中與自然科社群的老師們一同共備,自然科領召彩凡老師表示到:由於自然科在108課綱中課程節數增加,老師們欲利用一節彈性課程去進行實驗與校本課程的開發,雖然實驗設計與校本課程皆有大致的主題了,但老師們還是認為課程內容看起來沒連貫性,希望能有機會有系統性地去整理與規劃,因此來申請瑩光教育協會的入校陪伴計畫。

 

2019/09/17 首次入校陪伴


秀嫻主任與博愛的老師們針對學校目前自然科教學現況進行對談。目前博愛國中在彈性課程上推行的考量,除了課程內容規劃僅有實驗與活動的安排之外,學校與家長對於彈性課程的看法也不太一致,秀嫻主任則提到內壢高中的例子作為參考方向,例如探究課程先以課本的實驗進行延伸與改良進行開展等。



在大致了解老師們的想法與學校課程的背景後,秀嫻主任與老師們討論出接下來共備的努力方向: 1、 在符合108課綱的要求下先設定素養能力,再以課本為題材設計活動。 ※素養能力的訓練是可以讓學生應用在部定課程中的 。 2、 單一課程設計只設定單一能力融入作為主軸,不用什麼都融入。 3、改良和延伸課本的實驗,除了讓學生學得更深更廣,也在過程中培養思考能力,以及設計實驗的能力。 4、螺旋狀的學習,例如:要教學生利用心智圖整理分析資料,可以在各個課程中,循序漸進的設計活動或作業,而這類型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自行應用在各個學科和工

 

2019/10/22 第二次的入校陪伴

秀嫻主任引導老師們對自然科領綱進行解析,主任也提到進到國中的學生都是經過國小訓練的,所以國中的老師們也要去了解小學階段的指標,並去觀察學生是否有達到,才能夠避免老師專注培養國中程度的指標內容,可是卻有學生跟不上的問題。


🙋🏻‍♀️有的老師則提問到:「課綱內容很生硬,有些老師認為自己去閱讀很困難,該怎麼辦?」

💁🏻‍♀️主任解構了自己學習的歷程,回應到:「多數老師拿到領綱,都先看自己教學領域要教什麼,我也一樣。學科中心在領綱編修時期,每次的研習都在告訴大家如何調整了必修與選修的內容,後來我真正看到領綱後,發現其實都在討論附錄四。


以我自己的經驗,因為參加了不同的研習,有前輩帶領著閱讀,從目錄先瞭解領綱的架構,再從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時間分配與科目組合→核心素養→學習重點…慢慢了解領綱如何讀如何用,所以才會在課程設計之前,先帶大家讀領綱。」


在解析的過程中,秀嫻主任提及了素養導向的教學與過去教學的不同,另外,也針對科學素養在PISA與新課綱中的定義進行介紹,主任也提醒到,雖然總綱核心素養包含了三面九向,欲培養學生能夠適應現在與未來挑戰的能力,但在課程設計上不需要全部都顧及到,老師們應該去參考三面九向並選擇能夠在課程中培養的就可以了。


接著,主任讓老師們自行去閱讀,並透過找出領綱中的WHY、HOW、WHAT,也就是學科本質的解構,去思考學科的價值與初衷。有的老師回饋說,對於為什麼要學這門學科這樣的問題思考很新鮮,一般都會直覺聯想到考試以及升學需求。



WHY:為什麼要學這門學科? HOW:怎麼去學? WHAT:要學習什麼?


老師們得到的共識為...

WHY:解決問題 HOW:探索與實作 WHAT:知識、能力、態度



除了領綱中反應的學科本質,秀嫻主任也提醒老師去找出領綱中對應總綱三面九向分類的素養,老師們必須同時比對領綱內容與總綱的分類表格,從A1開始到C3,老師們一邊閱讀進行理解,一邊提出疑問互相討論。


例如在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老師們認為在課程中提到的環境議題、尊重生命都可以做到相對應的連結;另外在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老師們提到科學的發展使很多是因應當時候的環境與需求,在生物與地科的內容中也都能夠呼應。


待老師們對領綱內容與總綱連結有所概念後,秀嫻主任陪伴老師們去思考素養的縱向連結,也就是各年級甚至是國小國中提及的素養內容,從觀察動詞名詞的轉換與差異,重新去思考學校現有的教學教材與學生能力的對應性、國一到國三的課程連結,以及各年級應該注重的能力培養,並在最後回到學科本質的探討。



老師們也在討論過程中,不停提出新的疑問與其他老師們共同思考,例如有的老師認為目前國一的教學方向比較偏中國小的素養指標,而國二國三才開始導向到國中階段的能力指標;另外也有老師提到一些領域課程中與學習指標的限制,例如「比較」與「歸納」的訓練在自然科目中是重要的素養,然而國一學生接觸的生物學科,由於素養能力尚未培養難以進行到「歸納」的程度,所以多數學生對於生物學科的學習僅停留在「比較」。


主任分享到他對學科本質的想法: 「學科本質是學科的深層結構,是課程設計的指引,老師在教學設計前,要先找到所要教學階段單元的定位。它超越具體的知識,在教學時需把握的學科方法、大邏輯與重要價值;掌握學科中各種符號背後的邏輯及傳達的思維與價值;理解學科中龐大知識是如何被結構的邏輯與脈絡。避免在教學時只教瑣碎的知識,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在設計課程前先定位學科本質。」



在共備的最後,秀嫻主任鼓勵老師們透過閱讀與理解領綱的過程,去省思現在的學生與進行的教學是停留在哪個階段,同時也要思考自己所教授的科目之學科本質的定位。在後續的入校陪伴會繼續藉由凝聚老師們的共識與力量,來審視學校課程設計的概念。

Recent Posts

See All

Комментарии


bottom of page